盐城宋其真、宋其优,一起上北大!
日前,我市盐城中学毕业生双胞胎姐妹宋其真与宋其优,双双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,引来社会各方关注与热议。一个孩子考上北大,或许有偶然的成分。两个孩子都考入北大,其教育必然有可取之处。本报记者就此展开采访。
从小学到高中,姐妹俩都是同班。她们的高中班主任、盐城中学教师王扣锁说,班级提倡“自由结对比拼”机制,姐妹二人自然成组。在学科学习上良性竞争,更虚心汲取对方所长——姐姐汲取了妹妹的自律与守时,妹妹学会了借鉴姐姐的乐观豁达以纾解压力。高中三年,她们的成绩相对稳定。
“姐妹俩最大的特点是自律。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,两人对自己的目标都很明确,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。”王扣锁说,姐妹俩不算“天才型”学生,但绝对是“勤奋型”学生,定位清晰、踏实执着、坚定自律。
谈及高中三年学习经验,姐妹二人不约而同提到了“稳定”。姐姐宋其真强调“保持平常心,稳定心理状态”,而妹妹宋其优则强调“身心健康稳定为基石”。
2013年8月31日,宋其真、宋其优(左)姐妹小学入学报名。记者 周晨阳 摄
2013年9月,宋其真、宋其优进入市第一小学就读。彼时二人相貌极其相似,班主任一时难以分辨,只有父母能从微表情中区别开来。小学阶段,母亲赵媛对姐妹俩的要求相对宽松,唯一严格要求的是学习古筝。进入初中后,学习渐紧,古筝学习也由此搁置。
“幼儿园、小学阶段,我们以父母陪伴为主。生活作息在幼儿园时期养成,学习习惯在小学时期完成培养。进入初中后,学习的事情交给她们自己,跟着学校的节奏走就行。”赵媛说。
进入市鹿鸣路初中学习后,姐妹俩的特点逐渐明晰,有所区分。宋其真生活习惯相对随意,对待事情态度较为宽松;宋其优生活态度严谨,诸多事项讲究一丝不苟。二人房间门对门,物件摆放风格一个随意挥洒,一个井井有条。
姐妹俩学习并非一帆风顺。宋其优由于体质太弱,高考之前的模拟考试,曾考出了“史上最差”的成绩,心理状态一度失衡。但在父母、班主任和姐姐的关心和帮助下,顺利渡过难关。
“不给压力,遇上问题,还是寄希望于她自己解决。”赵媛说,面对宋其优的困境,全家默契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。那段时间,姐姐宋其真也尽量回避谈论学习。
去年暑期,姐妹俩共同参加了北大暑期学堂研学活动。北大教授的渊博学识、亲身参与的考古实践,以及燕园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,让她们大开眼界、深受吸引。宋其真因此对考古的热爱愈加深厚,宋其优则对北大的向往更为炽热,这也成为她们填报北京大学的主要原因。
宋其真浏览《老舍点戏》
宋其优(第二排左一)参加北大暑期课堂
“我们比较注重家庭氛围和生活习惯的培养,干扰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因素尽量减少。除了学习之外,孩子做事的态度非常重要,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好。”赵媛说,在家庭分工上,她负责姐妹俩的生活起居,父亲宋浩更关注孩子情绪和感受。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,大家都以鼓励为主,尽量避免说教和施压。
在王扣锁眼中,宋其真、宋其优的家长非常好相处。家长从未因为学习等问题,向学校提任何要求,而是更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兴趣爱好、心态平稳等方面。
“家长拥有一个正确的育儿观很重要,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、爱好和能力,远比分数重要。在学习方面,要让孩子自发地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追求,并引导他们坚持。”王扣锁认为,宋家姐妹的成长路径,是在自律中不断反思、成长的过程。这得益于家庭的培养,开放、包容、自律的父母,更能有益于孩子的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