崩溃!女子好心借学区房给小叔子女儿入学,对方居然不还了!

李女士在婚前购买了一套房屋,婚后为了帮助老公弟弟的女儿能就读这套房子所属的学区,将房子暂时过户给弟弟和弟媳
六年后,李女士丈夫意外离世,这套房子,小叔子夫妻竟要占为己有了......
近日,浙江台州天台法院判决了这样一起让人唏嘘的所有权确认纠纷案子。

案情经过
2004年,李女士购买了一套商品房,并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支付购房首付款、办理银行按揭贷款,该房产属于她的婚前个人财产
几年后,李女士与陈先生登记结婚。后因陈先生弟弟——陈某的女儿小升初想要就读某中学,而李女士的房屋恰属于该中学学区房,于是李女士慷慨帮助,同意暂时将房子转到陈某夫妇名下,由他们代持。
此后李女士仍居住在这套房子里,房屋按揭贷款亦是由她继续向银行支付。
2017年4月,李女士通过丈夫陈先生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,贷款25万元用于支付房子尾款。
几个月后,陈先生不幸意外离世,银行起诉要求李女士偿还贷款本息。
悲痛之余,李女士无奈欲用房屋办理抵押贷款或将房屋出卖,请求陈某夫妇配合办理房屋过户登记,竟遭到了他们的拒绝!
此后李女士多次请求,均无结果。
出于家庭关系和睦考虑,她希望能够通过友好协商解决,便于2017年7月召集陈某、其他家庭成员及双方信任的中间人共同商讨此事。后经中间人调解,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拟定协议书,协议书中明确约定“房屋日后放中介卖,陈某夫妻配合转户手续”。
李女士、陈某、陈某女儿及多位中间人均已当场在协议书上签字确认。但因陈某妻子没有到场,双方便将协议书交给其中一位中间人,由其找陈某妻子签字。不料三份协议书均被陈某妻子截留,直至后来开庭也不愿交出
陈某妻子辩称:
他们是经过合法程序向李女士夫妇购买所得的房屋,约定的总房价46万元早已陆续付清,且已经办理该房屋的过户登记手续,依法取得不动产权证书,应受国家法律保护。
她还声称:
自己对曾有调解一事也不知情,也没有人交给她协议书签字,收到起诉状副本和传票之后,才知道此事,对协议书内容不予认可。且李女士出具的只是协议书的复印件,更加没有法律效应。
这套房子是李女士的唯一住房,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李女士迫于无奈诉至法院。

法院判决
被告陈某夫妇持有涉案房屋的权属证书,辩称该房屋系其购买所得,但对于房屋买卖合同约定的46万元购房款如何交付不能作出合理解释。
01
被告称其中16万元曾于2011年某晚以现金交付,但其提交的银行流水单显示无大额取款记录
被告还称自己向原告的银行账户支付的30万元系房屋转让款,但该银行回单显示款项性质系往来款,该笔款项陈先生已于隔月汇给陈某银行账户
02
从房屋价格来看,2004年原告向开发商购买涉案房屋的价格为44万元,另有附属储藏室一间7790元,算上后续贷款利息等,原告共花费近55万元。即使不考虑购房后近7年时间的房价上涨因素,涉案房屋以46万元的价格进行交易,也与常理不符
03
虽然房屋登记在俩被告名下,但涉案房屋一直由原告居住,且水电费、物业费均由原告支付
04
原告提供的协议书虽然为复印件,但有被告陈某及原告等签名确认协议内容,结合中间人证人证言,能证明涉案房屋系原告所有
综上,涉案房屋应系原告所有。
法官说法
该案系所有权确认纠纷,案情复杂,法官深入调查了解案件事实,并作出公正准确的判决。
因本案并无直接证据证明涉案房屋属原告所有,因此承办法官从四个角度层层剖析,分别从银行转账记录、房屋价格、水电物业费的缴纳以及之前所出具的证明等进行说理分析,层次清晰,说理充分透彻,详细说明支持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原因,引“法”讲“理”,使得当事人服判息诉,是法理和情理的一次完美融合,具有典型意义。
涉案房屋现已登记到原告名下。
"借房上学"这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,但房屋为原告的婚前个人财产,她愿意拿出来给丈夫弟弟的女儿上学,并且从未想过签署协议来保障自己的权益。
反观被告非但不感念原告的慷慨相助,反而欲将房屋占为己有,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,亦违背了诚信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支持楼主

9人支持

阅读原文 阅读 2839 回复 5
举报
全部评论
  • 默认
  • 最新
  • 楼主
  • 雨点 LV18 皇太后 论坛女神
    2楼
    这被告人也太黑心了
    9-27 13:04
    1 回复
  • 已注销
    3楼
    该账号已被禁止或注销,内容自动屏蔽
    9-27 15:36
    2 回复
  • 王~铁~衡 LV17 皇帝
    4楼
    有些好事不能做的
    9-27 17:19
    1 回复
  • 266335 LV12 按察使
    5楼
    良心被狗吃了
    9-27 20:13
    回复
  • 我的宝 LV7 贵人
    6楼
    没良心的人,所以人家帮你/心凉了
    9-28 04:12
    回复
你的热评
游客
发表评论
最热滨海圈
  • 佛法界常说:“知见不正,修行徒劳。”一个人若执著于错误的认知,不愿听劝、不肯改正,就像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渊,不觉其危。学佛最忌自满,最忌自以为是。自认为是对的,实则错得离谱,还不肯承认,这正是我执心在作祟。佛陀教导我们修行的第一步,就是要破“我执”——放下自以为是,放下我执,才能见真理、得智慧。《大般涅槃经》也说:“能知过者,近于道。”意思是说,一个人若能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,就已经离真理不远了。反之,如果死要面子、拒不悔改,那就只能离佛法越来越远。所以说,无论是修行还是做人,最怕的不是“错”,而是“执迷不悟”。能虚心听善言,勇于改过迁善,才是走在光明大道上的人。 20250711奥克兰

    随缘自在

    0
  • 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烧酒的店,自己烧酒自己卖。丈夫是个老实人,为人热情、真诚,烧制的酒也好,人称“小茅台”。有道是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因为他烧的酒好,一传十,十传百,酒店生意兴隆,常常是供不应求。看到生意越做越好,夫妻两人便决定把挣来的钱投进去,再购置一台烧酒的设备,扩大生产规模,增加酒的产量。这样既可以满足顾客需求,又可以增加经济收入,早日致富。这天,丈夫外出购买设备,临出门之前,把酒店的事都交给他的妻子,并叮嘱妻子一定要善待每一位顾客,诚实经营,不要与顾客发生争吵…… 一个月以后,丈夫外出归来。妻子一见丈夫,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,神秘兮兮地说:“这几天,我可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诀,像你那样永远发不了大财。”丈夫一脸茫然,不解地说:“做生意靠的是信誉,咱家烧的酒好,卖的量足,价钱合理,所以大伙才愿意买咱家的酒,除此还能有什么秘诀。”妻子听后,用手指着丈夫的头,自作聪明地说:“你这榆木脑袋,现在谁还像你这样做生意,你知道吗?这几天我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还多。秘诀就是——我给酒里兑了水。”丈夫一听,肺都要气炸了。他没想到妻子竟然会往酒里兑水,他冲着妻子就是重重的一记耳光。他知道妻子这种坑害顾客的行为,将他们苦苦经营多年的酒店招牌砸了,他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。从那以后,尽管丈夫想了许多办法,竭力挽回妻子给酒店信誉所带来的损害,可“酒里兑水”这件事还是被顾客发现了,酒店的生意日渐冷清,后来就不得不关门停业了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信用是做人的基础,没有信用,嘴巴讲得再好也没有人相信你。人的品德就像这酒一样不能掺假,你要有好的品德,身边才会有人跟你做朋友,才有人愿意跟你打交道。你在品德上掺假,表里不一,不能用真心对待他人,人前一套,人后一套,时间长了,没有人再愿意跟你相处。有一句话叫:日久见人心,路遥知马力。我们做人,永远要记住把做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。佛教我们做人要以诚待人,以善与众生结缘,用善良的心帮助别人,用慈悲心救度众生,用感恩心回报佛恩。学佛人应以良好品德为修行的根基,切莫自以为是,自断修行慧根。 20250711奥克兰

    随缘自在

    0
  • 分享了小视频

    净净

    0
  • 分享了小视频

    净净

    0
  • 分享了小视频

    净净

    0
  • 分享了小视频

    净净

    0

安装应用

免费下载新滨海论坛
这是app专享内容啦!
你可以下载app,更多精彩任你挑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
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!
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!